这个系列主要分享近期看到的一些优秀内容,希望能帮到你:
1、1957年就出现了能看、写、读,能同声传译的电子大脑了?昨天看到B站的up主“漫士沉思录”的一个视频,其中讲到机器学习的一个早期代表人物Frank Rosenblatt,他1957年的时候就发明了第一台感知机,可以识别照片里人物的性别,你没听错,是1957年,当时作者就迫不及待的开了一场发布会,然后引来媒体关注,纽约时报当时的一篇报道,即便放到今天也是非常的眼熟。报道说,这是一个可以走路、聊天、看、写、自我复制,有自我意识的机器雏形被剔除,这是一个电子大脑,并且表示再投入10万美元,一年后就能产品上市,这个机器能识别出不同的人,能叫出他们的名字,并且可以做到同声传译。

我们其实都知道,这些其实到今天也都还没有完全实现。我把这段视频发出来,原视频很长,我节选了一段,大家感兴趣,可以关注这位up主“漫士沉思录”。
90分钟!清华博士带你一口气搞懂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_哔哩哔哩_bilibili
这像极了今天的样子,但今天新媒体已经无孔不入,媒体的影响力也比当年要放大几个数量级,随着更强感官刺激的短视频的影响,感觉手机里每天都充斥着颠覆世界的变化,让人焦虑。昨天有个群友发了信息,可能因为我也基本每天都在群里更新一些AI的进展,变相的也制造了焦虑,所以有朋友很困惑。

可能我和只负责吹牛的自媒体从业者不同,我毕竟还在做企业AI服务,我是要落地的,做乙方要为吹牛的负责的。所以当我看到很多新鲜的工具,新的进展的时候,我往往会第一时间去体验,但很多时候体验完,我是讲不出那种,兄弟们,今天某某行业又被颠覆了这种话。所以我也在反思我未来不管是视频还是文字内容的方向,还是会选择在AI算法分配流量时代,非流量友好型的偏客观产品分析的内容。一方面这是我的兴趣和学习沉淀,另外如果能帮上你同样风格的你,那请帮我点个关注和赞,常转转我的文章,感激不尽~
最近在研究Cursor、windsurf这些AI编程工具,一方面写一些小玩意,另外一方面也是看看AI和Agent在编程这样的复杂脑力劳动究竟表现的如何。前面一段时间看到视频,外国小朋友直播用Cursor编程;然后某个非技术出身的朋友,用Cursor写了一个苹果付费榜第一的应用。我估计过段时间可能就要出AI编程的课程就要除了,在你焦虑和冲动之前,看看这篇文章,从一个程序员的角度,如何评价Cursor,以及如何在炫技之外,能真的在工作利用上。
3、如何用AI写出比人更好的文字,财猫这篇讲AI写作的文章很专业,内容也很干货,值得看看。最近更新内容还算比较频繁了,所以这次周记就以上内容。对了最近有个小收获,上个月底领了个媒体奖,算是对我这小小的副业的一个正向激励~

我近期文章,如果你错过了,建议看看哦,有个福利记得领取下~
2、10分钟,我做了一个帮我保管红包的AI智能体,但你想领红包?得先骗过他